小儿脑病基本知识(五)
发布时间:2015-06-09 来源:信息部
如何抱痉挛型脑瘫患儿?
脑瘫患儿由于运动障碍无法单独坐或行走,所以大部分时间由家长抱着。如使用正确的方法去抱脑瘫患儿,才能不仅省力,而且可刺激患儿对头部躯干等的控制能力,纠正患儿一些不正常的姿势或体位。对于不同类型的脑瘫患儿,应采取不同的抱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抱法有如下几种姿势:
对躺着时经常呈现双臂屈曲、两腿处于伸直状态的患儿,抱的方法应是:让患儿双臂伸直,髋部和膝盖弯曲,将他滚向一侧并扶着他的头,抱起靠近你的身体,使患儿的双臂围着家长的颈部或伸向背部,把孩子的双腿分开放在自己的腰部两侧。
对于长期处于僵直状态的患儿,抱的方式应是:先把孩子倦曲起来,也就是把患儿双腿先分开,再弯起来;双手分开,头略微下垂,也可以让孩子把头枕在家长肩上。
抱痉挛型脑瘫患儿时,不要从腋下把患儿拉起,以为这样容易加重患儿双下肢肌张力,是痉挛加重。
如何抱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
对此类脑瘫患儿的抱法与痉挛型脑瘫患儿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将患儿抱起前,让患儿的双手不再使分开而是合在一起,双腿靠拢,关节屈曲,并尽量接近胸部,做好这一姿势后,家长才把患儿抱在胸前,也可以抱在身体的一侧。
脑瘫患儿应保持怎样的睡眠姿势?
正常孩子睡眠姿势是随意的、自由的。而脑瘫患儿由于紧张性反射的影响,头很难摆在正中位,常常是倾向一面,并且头紧紧地贴在枕头上,长久地保持这种异常姿势将会发生脊柱关节变形,所以不良的睡眠姿势会影响脑瘫患儿的正常发育。
脑瘫患儿一般不宜在普通床上长期采用仰卧位睡眠姿势。由于仰卧位姿势会导致孩子运动不对称,如加重肌肉痉挛,所以痉挛型患儿侧卧位睡眠姿势最好。这样不仅有利于痉挛的肌肉张力得到改善,也有利于动作的对称。采用侧卧位姿势的患儿可以比较容易地将双手放在身体前面,且可在孩子的前方放置一些带响声或色彩鲜艳的玩具,这样患儿可以看到并用手玩这些玩具,经常受到声音和颜色的刺激。手足徐动型患儿经常活动双手,睡眠时紧张即消失,这样可尽多帮助患儿在床上活动。
屈曲性痉挛严重的患儿,取俯卧位睡眠。在其胸前放一低枕头,使其双臂向前伸出,当患儿头能向前抬起或能转动时,可以抽去枕头,让其取俯卧位姿势睡眠。
对于身体和四肢以伸展为主的脑瘫的幼小患儿,除了上述侧卧位姿势外,也可采用仰卧位,但必须将孩子放置在特殊的悬吊床内。悬吊床中间的凹陷形状能够使他们躯干及四肢过度伸展的情况得到改善。同时,还限制了孩子的头部向侧后方向旋转,保持头部在中线位置。为避免患儿视野狭窄和斜视,可在悬吊床上方悬挂一些玩具,来逗引孩子,是孩子的头部保持在正中位置,双手放到胸前来,有利于孩子的手部功能恢复。
脑瘫患儿的进食有哪些困难?
脑瘫患儿常常有喂养困难,有的困难还很大,如患儿吸吮困难或者是不能吸吮。有吸吮困难患儿早期就有表现递交症候,出现吸吮困难、进食吞咽困难,表现为颜面肌肉痉挛、口腔闭合困难、咀嚼吞咽运动障碍,同时又可能表现面瘫的症状,容易被噎食。不能控制身体各部位的活动、舌头伸出、嘴唇松软、头前后仰俯是造成进食困难的另一原因。进食障碍,又会影响到嘴唇和舌头功能,造成语言障碍。
脑瘫患儿正确进食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无论患儿为哪一类型的脑瘫,进食时选择体位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体位的选择和摆放,一定要抑制全身的肌张力升高,避免不必要的不自主运动或异常动作的出现,身体两侧对称,一切运作都由身体中线开始。不要让孩子在仰卧位进食,因为这样会增加孩子窒息的可能,并且,在这种姿势下常常会引起躯干向后僵硬,使吸吮及吞咽更加困难。不要让孩子的头部向后倾,因头部向后倾会是孩子难以下咽食物,容易引起窒息。不要前推孩子的头,这会导致孩子的头部更加有力地向后倾。不要将食物倒入孩子的嘴里,这样会使孩子呛着,而且无助于孩子很好学会吸吮。正确的方法是:
抱坐喂食:患儿取半坐位,头微微向后仰,家长可将双臂向前扶持着,是髋部屈曲,并且用力向后推患儿的胸部,或者患儿的头部搁在家长的胳膊上,患儿的头部略微向前倾,背部伸直,双侧肩膀向内收,髋关节屈曲呈直角,并且能略微分开,膝关节屈曲后应略高于髋关节,双足底有所支撑。这样,患儿的全身肌张力可相对正常些,喂食也就容易进行。
面对面的进食方法:选择一墙角,或床与家具呈直角的地方,垫上被褥或用被褥叠成一个直角,让患儿靠在上面,坐在床面上,家长可用一只手控制患儿的头部,另一只手控制躯干等部位。
坐在椅子上喂食: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制作三角形椅子让他使用。
仰卧位:对于那些全身性肌张力较高,全身呈屈曲状态者,可采用俯卧位的方式进食,但应注意床板倾斜的角度应为45度左右,使患儿双臂尽力想前伸,双腿分开,这样患儿进食会方便一些。
脑瘫患儿穿、脱衣服训练是应注意什么问题?
脑瘫患儿常因肢体僵硬,头和身体缺乏控制力,眼、手不协调,智力低下,认知、运用障碍等原因,不但不会自己更衣,而且治疗师给他穿、脱衣服和进行此项训练时,常会遇到很大困难。因此,必须针对患儿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措施。训练穿、脱衣服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穿、脱衣服时患儿的体位:通常做着穿、脱衣服较为方便,患儿也能看清穿、脱衣服的顺序,不能坐稳的患儿可采取侧卧位或趴在治疗师腿上,由治疗师帮助。
选择穿、脱衣服的衣服:例如宽松的前开口上衣,袖口宽松,纽扣大些,直式钮扣比横式钮孔易于操作。有时可用尼龙搭扣、半环形搭钩代替钮扣和拉链等。
注意穿、脱衣服顺序:一般瘫痪侧或病重侧的肢体先穿,后脱;健侧或轻侧的肢体后穿,先脱。通常让患儿先学脱,后学穿。
让患儿了解衣服性能:首先教患儿认知自身各部位的名称,让他明确穿、脱衣服的含义,教他识别衣服名称、种类、用途、颜色,分清衣服的上、下、左、右和里、外面。
培养患儿独立更衣能力:激发和培养患儿主动学习穿、脱衣服的兴趣和能力。治疗师由全助到半助,直到患儿自立为止。
治疗师在进行更衣训练时,最好将穿、脱衣服程序分解为几个步骤,手把手地教,让患儿跟着治疗师反复实践及复述动作要领。
以下列举几种穿、脱衣服的方法:
偏瘫患儿穿套头衫或背心的程序:患手先穿上袖子,健手在穿上另一袖子,然后以健手为主将衣服套入头部,拉下衣角。脱的方法与穿法相反。
偏瘫患儿穿裤程序:取坐位,将裤筒套进患侧小腿,再套另一裤筒于健腿,然后躺下,边蹬健足,边向上提拉裤子到腰部并系好。脱裤程序与穿法相反。
截瘫患儿穿裤程序:取坐位,双腿套上裤子,转右侧半卧位时,提拉左侧裤筒,再转左侧半卧位时,提拉右边裤筒,左右侧交替进行至将裤子穿好。脱裤方法与穿法程序相反。
四肢瘫患儿也可仿效上述方法训练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