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
关注手机版

暑期防溺水:儿童安全指南与急救知识

发布时间:2025-07-10 来源:信息部

暑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游泳、玩水成了他们最喜欢的活动。然而,溺水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每年因溺水身亡的儿童数量居高不下,其中大多数事故发生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因此,家长和孩子们掌握防溺水知识和急救技能至关重要。

 

一、如何预防儿童溺水

01家长需时刻保持警惕

●不让孩子独自靠近水域:无论是游泳池、河流、湖泊还是家中的浴缸、水桶,都可能成为溺水隐患。家长应确保孩子在水边时始终有成年人看护。

●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尽量带孩子去正规的游泳馆,避免野泳。野外水域暗流、水草、淤泥等危险因素较多,容易发生意外。

●使用合格的救生设备:即使孩子会游泳,也应穿戴合适的救生衣或游泳圈,切勿依赖充气玩具作为安全设备。

02教会孩子安全常识

● 不私自下水:告诉孩子,游泳必须由家长或教练陪同,不能擅自去河边、池塘玩耍。

●不在水中

二、溺水后的救治步骤

立即施救原则:快速、有序

确保自身安全:先评估环境,避免盲目下水,尽量利用工具(如竹竿、救生圈)施救

尽快脱离水域:将儿童救上岸或船后,立即检查意识、呼吸和脉搏。

 

现场急救步骤

1.判断意识与呼吸

如果有意识、有呼吸:

● 保持侧卧位,保暖,等待救援。

● 拨打急救电话(如120),持续观察呼吸状态。

如果无意识、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

● 立即启动心肺复苏(CPR),优先胸外按压,同时呼叫他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2.心肺复苏(CPR)

胸外按压:

 ● 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儿童可用单手或双手,婴儿用两指)。

 ● 手法:垂直向下按压,深度约胸廓的1/3(儿童约5cm,婴儿约4cm)。

 ●  频率:每分钟100-120次(30次按压后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

 ● 开放气道(仰头提颏法),清除口鼻异物(仅可见的异物,避免盲目掏挖)。

 ● 捏住鼻子,对嘴吹气(婴儿可对口鼻),每次吹气1秒,看到胸廓隆起即可。

 ● 比例:30次按压 + 2次人工呼吸,循环进行。

 ● 持续至:儿童恢复呼吸心跳,或专业救援到达。

 

3.注意事项

 ● 不控水:避免倒挂、拍背等动作,以免延误CPR或导致误吸。

 ● 保暖:脱去湿衣,用干燥衣物包裹,预防低体温。

 ● 呕吐处理:若呕吐,立即侧头清理口腔,防止窒息。

后续处理

1.送医检查

即使苏醒且看似正常,也可能有“二次溺水”(肺损伤或电解质紊乱),需急诊评估。

2.心理支持

安抚儿童情绪,必要时寻求心理干预。

 

预防关键

 ● 时刻有效看护:儿童溺水常无声且迅速,需要家长近距离专注看护。

 ● 游泳安全:选择正规游泳场所,为儿童佩戴合格救生衣。

 ● 家庭防护:家中有水池需加盖围栏,使用后应立即清空。

 

安全无小事,预防溺水,从我做起。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环境。愿每位儿童都能平安度过这个暑假,享受夏日的清凉与欢乐。

 

全方位知晓医院信息

× 预约挂号 互动交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