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
关注手机版

守护“生命线”:尿毒症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内瘘的维护与治疗

发布时间:2025-08-15 来源:肾病内科(风湿免疫科)

对于尿毒症透析患者而言,人工血管内瘘是维系生命的“生命线”,其通畅与否直接影响透析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命健康。然而,这条“生命线”可能因各种原因堵塞,45岁的齐师傅就险些因此遭遇危险。

一天晚上,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肾病内科(风湿免疫科)做透析治疗的齐师傅发现做透析的那一条胳膊的皮肤有些肿胀且伴有轻微疼痛,但未予重视。直到早上,他才将情况告知透析室的徐敏医生。徐医生检查发现,齐师傅的人工血管触摸不到震颤,皮肤温度偏高,内瘘上臂明显肿胀,初步判断内瘘闭塞。经彩超进一步检查,确认其人工血管内瘘闭塞,血管内布满血栓。

情况紧急,该科主任龙利带领血管通路小组立刻进行手术评估,并急诊开展取栓手术。经过1小时紧张操作,在彩超引导下,齐师傅的人工血管恢复血流信号,内瘘震颤良好,“生命线”成功保住。当看到像蚯蚓一样的血栓时齐师傅也震惊不已,没想到轻微不适的表面下竟然隐藏着大危机。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与“拆弹”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人工血管与动脉、静脉连接建立的血液透析通路,主要用于尿毒症患者长期血液透析治疗。

患者动静脉短路吻合后,供透析穿刺的血管内流动的是动脉血,术中若血管破裂,会出现喷射性出血。从动脉血中取栓,犹如在管道中“拆弹”。

齐师傅的经历为所有尿毒症透析患者敲响警钟,人工血管内瘘的自我维护至关重要,患者在家要学会自我检查血管情况:

1、每天触摸内瘘部位,感受是否有震颤;

2、若发现内瘘摸不到震颤,或出现红肿、疼痛等异常,应第一时间就医,这可能是内瘘血栓形成的信号;

3、血栓形成后有黄金溶栓期,错过可能导致内瘘功能丧失,严重影响透析治疗。

日常使用人工血管内瘘,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1、保持内瘘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洗澡时勿用力揉搓内瘘部位,洗完后及时擦干;

2、避免内瘘侧手臂受压,不穿紧身衣物,睡觉时不长时间压迫该侧手臂,也不用其提重物、测血压或抽血,以免影响内瘘血流;

3、观察内瘘部位皮肤颜色、温度等变化,有异常及时就医。

当内瘘出现血栓时,PTA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方法。PTA即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通过导管等器械进入血管,对狭窄或闭塞部位进行扩张,从而疏通血管。在齐师傅的病例中,采取的是取栓手术。

PTA介入在很多内瘘血栓病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能精准“拆弹”,让内瘘“生命线”重新畅通。

人工血管内瘘是尿毒症透析患者的重要“生命线”,患者要高度重视其自我维护和使用。牢记自我检查方法,遵循使用注意事项,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必要时借助PTA等介入治疗手段,才能更好地守护这条生命通道。(文:徐敏  审核:龙利)

全方位知晓医院信息

× 预约挂号 互动交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