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声”】绝经后还来“大姨妈”,医生:警惕是宫颈癌
发布时间:2023-11-09 来源:妇产科
“绝经后没想到还会出血,我也没放在心上,哪里想到会是宫颈癌啊。”71岁的李婆婆怎么也没想到,已经绝经多年的她近段时间竟然来了“大姨妈”,到医院检查时被诊断为宫颈癌。
4个月前,李婆婆突然出现阴道流血、量少,十天后干净,因为没有其他症状,所以并没有在意。但最近几天,婆婆自觉肛门坠胀,感觉有些不对劲的她,来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就诊。妇产科主任王中显通过检查发现,患者宫颈处有一个约4*4cm肿块,经活检确诊为宫颈恶性肿瘤,目前李奶奶正在住院接受规范化的治疗。
王中显介绍,宫颈癌可以发生在有性生活以后的任何年龄段,即使是绝经后的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宫颈癌是发生于子宫颈部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因此,定期妇检行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对早期发现宫颈癌至关重要。
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两类,分别是生物学因素和外源性的行为性危险因素:
1、生物学因素,即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各型HPV与子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不同,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如HPV16、18、31、33、35、39、 45、51、52、56、58、59、68 型)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尤其是HPV16型、18型和子宫颈癌关系最为密切。低危型HPV感染则可能引起生殖器及肛周湿疣。
2、外源性的行为性危险因素。HPV主要是通过性传播,其次为月经及孕产因素(如早婚、早育、多孕多产、经期、产褥期卫生不良)、吸烟、口服避孕药、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长期免疫抑制(如肾移植患者需要长期口服免疫抑制药物)、营养状况不良和营养失调等危险因素。
为何绝经后还要继续做宫颈癌筛查?
绝经不代表不会感染病毒,没有性生活不代表没有病毒感染,HPV病毒的潜伏期长达十数年之久,而宫颈癌是病毒持续性感染经过若干年之后才发生的。很多绝经后的女性认为自己绝经了以后就不会有妇科疾病的风险,加之做妇检觉得尴尬,又怕疼,所以不愿意妇检。殊不知,绝经前后正是女性身体健康状况的多事之秋。
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免疫功能减退,使得生殖系统逐渐萎缩、阴道局部环境改变以及菌群失调等问题,容易导致生殖系统感染,并诱发HPV侵害行为加剧,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及干预治疗往往容易导致病变进一步进展,甚至没有回旋的余地。绝经后宫颈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交界自宫颈口外向宫颈口内推移,而鳞柱交界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交界上移后深藏于宫颈管内,往往宫颈表面呈现得很光滑。所以宫颈病变常被假象掩盖,加上绝经后女性宫颈病变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仅凭妇科视诊和触诊是很难判断其宫颈疾病的。借助有效的宫颈防癌筛查措施,也就是TCT+HPV联合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宫颈脱落细胞易于取材,是发现早期宫颈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指出,我国子宫颈癌患者中位发病年龄是51岁,但主要好发于2个年龄段,以40-50岁为最多,其次为60-70岁。
多长时间做一次宫颈癌筛查为宜?
建议只要有性生活或已婚妇女都应该每年定期进行HPV和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两次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可以间隔2-3年检查一次,对于更年期的女性最好一年一次,可以及早发现潜在或新发HPV病毒感染对宫颈引发的病变。
目前尚无直接数据证明截止筛查的最佳年龄,同时相关临床数据表明中老年女性浸润性宫颈癌多发于提早结束筛查者。2023年我国发布的《老年女性子宫颈病变筛查及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指出:老年女性属于HPV感染暴露人群,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HPV自然清除率降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机会增加,应重视老年女性子宫颈病变筛查。初次规范筛查后,总筛查时间为10年,且既往无宫颈腺上皮内瘤变和CIN2+以上病史时,连续3次细胞学结果阴性或连续2次高危型HPV和细胞学双阴性,末次筛查时间在5年以内,可终止筛查。若既往筛查不规范,推荐继续筛查直至达到终止筛查标准。
专家介绍
王中显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专家门诊时间:硚口院区:周一、周五上午 阳逻院区:周四上午
湖北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妇幼保健协会宫颈疾病防治委员会委员。
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特别是在腹腔镜微创手术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重建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
主持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获得市级科技奖励3项,发表SCI论文3篇,国内中华系列论文6篇,其他论文20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7项。
(文:徐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