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贴、三伏灸都来啦
发布时间:2023-06-16 来源:中医科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特色疗法,其疗法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主要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疾病得以恢复,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三伏贴”、“三伏灸”运用中药对人体穴位外部刺激,激发经气,提升正气,提高机体生殖系统机能。三伏天节气顺应天人相应的理论,通过施以贴敷、灸法作用于人体穴位,调整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补肺温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023年三伏灸时间表
第一次治疗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第二次治疗 中伏:7月21日—7月30日
第三次治疗 中伏加强:7月31日—8月9日
第四次治疗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三伏灸的作用
帮助预防和治疗冬季疾病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在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此时调理某些寒性疾病,可以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根治疾病的效果。
温肾壮阳,元气充足
元气阳气充足,夏不怕热,冬不怕冷,精力、耐力旺盛。
根据临床实践,命门和神阙穴组方,壮阳第一,三伏采用灸法,会感到有热感从穴位直透体内,灸命门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盛;神阙属任脉,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阳固脱。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回阳固脱之效。
延年益寿
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中老年人如果在三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可以改善尿频尿急、前列腺等问题,还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排寒湿
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
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行灸,以艾火的纯阳,结合三伏天时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腧穴,且有一灸顶三灸的效果,有利于排湿寒。
三伏灸的疗程
次数一般需要根据具体体质及病症而定。
一般而言,阳气虚衰明显,又无虚火上炎之虑,且体质尚可耐受调理,可以调理10-14次。病症较轻,或虚火上炎明显,或以养生保健为目的,可以调理7-10次。
总的疗程一般也要根据病症轻重及被灸者反应而定,个别病症较重的灸友,在“三伏灸”结束以后,可以继续进行热透灸以继续巩固疗效。
温馨提示
艾灸每伏第一天为最佳,入伏后每伏期间最少做艾灸三次,整个三伏天要坚持艾灸。
2023年三伏贴时间表
第一次治疗 初伏:7月11日
第二次治疗 中伏:7月21日
第三次治疗 中伏加强:7月31日
第四次治疗 末伏:8月10日
请按照治疗时间进行敷贴,连续治疗3-4次。
三伏贴适用症
冬病夏治的适宜病种是中医辨证论治属阳虚、气虚、虚寒者。具体疾病为:
01、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新冠后反复咳嗽咳痰、咽喉不适者。
02、慢性疼痛性疾病
颈椎病、腰腿痛、各类关节疼痛等。
03、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慢性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辨证属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弱证者。
04、儿科疾病
哮喘、咳嗽、支气管炎、鼻炎、体虚易感冒、食欲不振等。
05、妇科疾病
痛经、盆腔炎、月经不调(虚寒证)、宫寒不孕、白带过多(寒湿证)、产后身痛、产后腹痛、产后关节痛等。
06、其他
阳虚型体质、亚健康状态的人群等。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① 三伏贴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减少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尽量避免烟酒、海鲜、辛辣刺激、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泡现象。
② 保证充足睡眠,调节情绪,注意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烦躁或悲伤忧郁。
③ 中医敷贴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也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三伏贴、三伏灸预约咨询电话:027-83745772、83746203
预约治疗流程:自即日起可到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26号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中医科门诊(仁和楼五楼)、中医科病房(博爱楼三楼)预约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