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故事】无声的默契
发布时间:2025-10-29 来源:护理部
生命境遇:渐冻世界里的坚守
在监护仪规律的嗡鸣声中,前来接班的主管护师汪翠莲轻轻推开了ICU病房的门。3床的老林见到熟悉的白衣身影,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老林是一位“渐冻症”患者,病情已发展到居家需依赖呼吸机维持生命,此次因肺部感染加重再次入院。他躺在病床上,气管切开处连接着呼吸机管路,脸上的表情却因汪翠莲的到来而生动起来。
无声交流:眼神与文字的共鸣
汪翠莲察觉到他眼中的期待,微笑着询问他的感受。老林无法言语,便眨了眨眼——这是他们之间长期形成的暗号:眨一下表示肯定,两下表示否定。一年多来,老林多次入院,作为他的责任护士,汪翠莲已与他建立起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有时仅凭一个眼神便能读懂彼此。
汪翠莲看出老林有话想说,便拿起床头的写字板,轻轻递到他尚能微动的手边。老林艰难地握住笔,在板上歪歪扭扭地写道:“昨晚做了个梦,梦见能说话了。”汪翠莲喉咙一紧,却仍保持微笑,在板上回应:“那一定是好梦。等您好些,我要好好听您讲那些年的故事。”
她注意到老林的床单有些褶皱,便小心协助他翻身整理。老林的身体极度消瘦,每一次移动都需格外轻柔。整理妥当后,汪翠莲开始为他吸痰。老林痰液粘稠且量多,属于高护理需求患者。操作完毕,老林又在写字板上添了一句:“谢谢你,总是这么细心、耐心。”汪翠莲写道:“这是我应该做的。您知道吗?有时探视时间您睡着了,您儿子总是远远看着,知道您入睡难,就不忍叫醒。下次他们来,您一定要好好看看他们。”
老林眼眶湿润,缓缓在板上画着:“我也想他们,更想我的大孙子,想抱抱他。”汪翠莲握住他枯瘦的手,写道:“一定有机会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按时做康复训练。”
默契相伴:困境中的温暖微光
监护仪的绿光在暮色中明明灭灭。老林歪着头望向远处,手中攥着大外孙写的“爷爷加油”便签,纸页被空调风吹得轻轻作响。汪翠莲端药进来时,老林立即转过脸,眼睛弯成月牙。可汪翠莲清楚,十分钟前查房时,她曾瞥见他泪痕纵横的脸——那才是他藏起的真实模样。他总在有人来时匆忙擦去眼泪,像擦拭打翻的药水一般仓促。
汪翠莲将写字板递过去,惊喜地告诉他今天有新口味的营养液。老林歪歪扭扭地写:“闻着奶香的,应该很甜!”喂食时,汪翠莲细心调整他的体位,老林配合地张嘴,眼中满是信任。如有不适,他会轻轻摆手,汪翠莲便明白他希望通过胃管注入——这是他们长久以来形成的默契。
深夜交班前,汪翠莲见老林仍未入睡,正盯着天花板出神。监测仪上的心跳波形忽然急促起来,她走近一看,写字板上反复描画着同一句话:“不想拖累人”,字迹被涂改得如同漩涡。汪翠莲拿起板子写道:“您家人这么好,每天变着花样送流食,怎么会是拖累?您手上还有外孙的加油纸条,这不是他给您的大能量吗?”老林点了点头。汪翠莲搬来椅子坐在床边,和他聊起阳逻某地拆迁的新闻。老林目光一亮,手指在板上游走,写下:“我家拆迁,我给儿子留了4套房子!”汪翠莲笑着回应:“林叔,没想到您还是‘暴发户’呢!这么多房子!”老林开心地笑了。入睡前,他在板上留下:“明天见”,后面还画了个笑脸。
汪翠莲轻轻为他拭去额头的汗珠,如同对待自己的家人。在这个布满仪器的病房中,她与老林借助写字板进行无声的交流,用眼神传递温暖。护理工作或许平凡,但正是这些细微之处的关怀,让生命在困境中依然闪耀光芒。(文:阳逻院区重症医学科 主管护师汪翠莲)


扫描二维码